智慧校园的本质是利用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,强调对教学、教研、生活和管理的数据采集、智能处理、可视化展现,为管理者、使用者按需提供便捷服务、即时数据反馈、多维度可视化决策分析等,因此智慧校园应该具备以下内容:智慧决策、智能环境监测、智慧教学、智慧管理、智慧教学、智慧学习、智慧生活、智慧校务、智慧安全等内容。
秉持以用户为中心,以需求驱动为目标,智能化的满足校园内外相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功能服务。按照顶层设计,充分优化各应用系统模块,合理选择云平台、手机APP、微信、小程序、微服务等各种技术,结合一卡通、电子班牌、触摸屏、投影机、电子白板、扫描仪等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,在统一用户中心、统一认证中心、统一数据中心、统一门户(WEB、APP、微信)中心、统一消息中心的基础上,为教育管理部门、学校、教师、学生、家长、校友及友好联谊学校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1、建设校级管理服务平台,实现统一纵向管理

校级管理平台接入所有教育管理应用系统,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个性化应用服务,完成管理平台的纵向管理。通过建设统一数据库实现不同管理系统的数据互通与共享。
2、建设校级资源共享服务平台,教育资源一站式服务
打造一个校级资源平台,引入各类资源提供者(政府部门、培训机构、资源原创公司、教师、学生等)在平台上方便地提供各类优质资源。

3、实现各类应用系统的统一认证、整合

各类应用系统,通过标准化流程(统一服务注册、统一接口管理、统一角色管理、统一用户中心、统一身份认证、统一权限管理),可实现应用的接入,并经碎片化封装后形成微服务,纳入统一管理,供系统用户根据需要订阅使用。
4、搭建以互联网、物联网为基础应用环境,实现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

集成基于空间位置的感知设备和监测方法,建立校园全方位的感知能力。为广大学生、教师、家长、管理者、社会人士提供网络学习空间,满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、利用任何网络、使用任何可上网设备获取学习所需要的任何内容。可分为学生空间、教师空间、家长空间、管理者空间、社会人士空间。
5、建设校级应用大数据中心,提升智慧教育服务能力
基于各类主题库和智能感知数据库等多源数据,面向学校运行、服务和管理,提供专题化、智慧化的校园运营数据产品。
“云、大数据、移动化三位一体融合趋势”的存在,可以深刻干预学习过程。对数以万计的课程学习人群进行管理,同时将课程内容与学习者本身关联起来,实时采集、存储学习者的学习行为、学习路径、学习关注等数据。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抽样、分析、挖掘,为个体、群体提供各类分析报告。
提供多样化的校园信息服务和运营管理,从在线到离线,从数据服务到功能服务,从私有云到公有云,全面满足社会公众、教职工和家长与学生应用需求。